结构化的质量决定了对内容的理解深度

在别处看到的这句话

结构化的质量决定了对内容的理解深度

image

透彻的说明了新手在信息管理分类方面遇到的问题。

反之亦然,对内容的理解深度决定了结构化的质量。

新手在信息管理时常常追求完美的分类、完美的标签体系,但是这在对内容有足够理解之前是无法实现的。

我的观点:

  • 不应追求完美的分类,分类是个人当前认知的体现
  • 分类不是静态的,不存在一个完美的分类
  • 即使经过精心设计,需求也会随时间改变
  • 没有一套通用的方案,每个人的需求都不同

相关建议:

  • 根据当前对知识的了解,创建“够用”的层级,适合自己的结构
  • 不需要分得很细,每个类目下即使有 200 个项目要查找时也就是扫一眼的事儿
    • 如果要把 200 个项目分得很好,要花费相当大的功夫
    • 而且,未来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是,去找的那个“分类“不一定是过去自己认为未来自己会找的那个分类
5 个赞

我现在的观点是:

  • “文件结构”(可能跟haha的“结构”内涵略有不同,指Finder文件夹、DEVONthink Group等)要维持相当的稳定性(不是永久不变,但至少是要谨慎评估变动的必要),便于框定查找范围,或者导航到特定位置。这就像老家的街区,就算对某个文件一点印象也没有,循着记忆里的路径找,总能抵达附近。
  • 用于查找、过滤、筛选的“标签结构”则可以不断生长,随自己每一次对内容的浏览而顺手更新,这也是对某一领域认识不断深入的体现。不必刻意维持稳定性。它就像你在地图里打下的定位点,需要的时候,一触即达。

最后,赞同Minja的观点。“标签”的颗粒度有限,如果不愿承认这种有限性,不断试图延长标签的触角,体系就会不断面临长尾问题。最终还是要转向笔记索引。

PS: 《标签必须死:一条被忽视的标签管理原则》“把过程误当成结果”的批判太有力了!

3 个赞

鄙人的小品文章得到认可,固然感动,但还是希望多看到更扎实、更具体的讨论。格一物,或求诸史志,或求诸草木,或求诸民生,下周我也发一篇文章来谈谈“结构”吧。

3 个赞

我理解,结构属于逻辑的表现形式,而逻辑属于人的思维方式。个体的逻辑存在差异,而其准则则依赖于是否与他人沟通交流,如果是,则需有相同的规则,如科学、宗教、炼金、星象等。如果仅为自己使用,则形成自有逻辑即可,并无高下之分,如希望晋级,则可以参考他人的逻辑,学习科学的逻辑。

对于我理解的狭义信息管理,如无需与他人交流,则只关乎记忆规则,只需自己使用方便即可,其逻辑并不一定需为他人认可。观察幼儿的记忆,多使用颜色、位置、形象等方式,可能并无公认的逻辑,但并不可否认其记忆的有效性。上学期间拜访教授,发现其书屋杂乱,书籍和东西的摆放并无规律,但不妨碍其随意可指出其所需要的文献的具体位置,前提他会告诉你:“别乱碰我的东西”。 :zipper_mouth_face:

2 个赞

柯南这插图配的相当完美了

1 个赞